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主播 >

想吃他家农场大米蔬菜需下订单,省人大代表给主播支招:有“品”才会一直“火”

  • 2020-01-14 15:44:56
  • 阅读(211)

在河南,有这么一批人,他们巧借东风为脱贫攻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他们已做到,并在影响更多人。

省两会大幕开启,从1月8日起,大河报联合快手、淘宝直播、百度等互联网平台,推出我为河南两会来“带货”系列策划报道。欢迎加入我们一起为河南两会“带货”,带的是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带的是脱贫攻坚的行动赞歌。活动招募仍在进行……

同样是土生土长的大别山区村民,一个搭乘互联网的快车利用网络销售家乡的土特产,成为淘宝主播;一个靠着自己的摸索发展智慧农业,成为家庭农场主,并当选省人大代表。做实体的家庭农场主如何看待淘宝博主呢?

【现象】电商“村播”助推地方经济

这个淘宝主播叫王传杰,今年29岁,来自大别山地区的信阳,目前主营的是农村土特产。

“我的祖辈都是农民,我的家乡是板栗之乡,每年9月的时候板栗下树,家乡的板栗虽然一直量产,但是没有好的销量,有很大一部分之前都是烂在山上,自从接触淘宝直播之后,帮家里的板栗打开了市场,有了销路。”据他介绍,当年入住淘宝村播之后,销量比之前翻了一番,销售板栗100000余斤,带动村里百来户的收入,从此再也不用跑几十里路去卖农货了。

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自2019年3月底淘宝“村播”计划正式启动以来,已覆盖全国27省,其中,来自湖北、江苏和河南三地的“村播”数量居全国前三。

例如:2019年12月31日,淘宝第一主播薇娅开启“跨年直播”,河南确山县岗杠地红薯成为当晚爆品网货,上架3秒,4万包红薯干全部售罄,销售额高达53.6万元,带动当地120户贫困户均增收3000元。

河南是农业大省,自然是特色农产品大省,像王传杰一样的河南农村博主还有很多,他们正通过“村播”计划让特色农产品“飞”出原产地,走向千家万户。

【省人大代表】有特色还要保证品质

省人大代表岑新顺来自信阳新县,从2013年起,他在新县吴陈河镇阳土墩村,创办了茅屋冲家庭农场。通过“有机循环种养模式”,利用物联网发展“智慧农业”,从最开始的两三百亩地,发展到五千亩土地的家庭农场,通过吸纳就业直接带贫五百多户,通过土地流转,间接带动五个村脱贫。

“不管是网络销售还是线下买卖,农产品的不光有特色,还要保证品质。”在岑新顺的农场里,种植的水稻、蔬菜,养殖的畜禽等都是当地特色农产品,参加省两会,他特意带来了自己农场种植的红米、黑米和红薯粉条。他说,这袋1公斤装的黑米销售价格是40元,贵,不仅是因为它是信阳水稻品种,更重要的是它是有机方式种植的,经得起质量检测。在他的农场里,实行的是绿色发展的模式,整个农场生产都不撒任何农药、除草剂。用最原始的古法种植,用牲畜的粪便营养物还田,达到“以种还养,以养还田”的生态循环的产业模式。

据介绍,岑新顺家庭农场产出的农产品实行“订单销售”,中央厨房配送,想吃他们农场的大米、蔬菜、肉等,需要提前一年下单订购。岑新顺对于自己农产品的质量很有信心,市场销路根本不用愁,目前他们农场的产品仅在新县当地供应,因为产量只能够供应当地。

对于像王传杰一样电商“村播”,岑新顺建议说,特色农产品要想长久保持“特色”,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手段传播出去是一方面,还有就是不能忽视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像上述卖板栗的老乡,保证品质才能一直‘火’下去”。

他解释说,这些年自从他的家庭农场小有名气后,参观学习的省内外客商不少,有的想直接复制他的经验,有的想让他扩大规模广开市场。

对此,岑新顺认为,“发展家庭农场需要因地制宜,不能简单复制他的模式,特色农产品要保持特色,不能盲目追求大宗生产”。


>>本文地址: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