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美团 >

郭晨凯:大消费医疗领域将现新机遇、小米和美团走强|市界老友记

  • 2020-01-11 14:57:23
  • 阅读(212)

国际的贫富差距拉大加大了政治的不确定的因素,全世界前10%的人口拥有的财富占了全世界整体财富的80%,这种贫富差距现象还将持续很长时间,直接导致了贸易保护的主要政策的实施,致使全球化受阻,世界多国经济纷纷受到影响,2019年中国的经济还是领先于其他大型经济体。

1月8日晚7:00,高格证券董事总经理,郭晨凯做客“市界老友记”栏目第20期,分享2020年A股中的投资机遇。

一、稳定的宏观环境,为2020年经济护航

受减税、降费政策的影响,2019年累计的财政收入不高,2019年整体的公共财政收入是明显下滑,同时土地出让减少。现在的无论是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房子,现在房价都是控制的很严格。

从消费者层面,2019年上半年消费偏弱,下半年基本企稳。消费者的信心在2019年四季度出现了回升。郭晨凯认为消费者的信心是优先于社会整体的改善,预期2020年整体的中国经济的走势会缓慢上升。

中国的老龄化程度会慢慢加剧,到2035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要超过25%。每4个成年人里就有一个是65岁以上的老人了。0岁到50岁的人口,在2022—2024年,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下行的阶段,人口出现了断档,对经济的增和房价带来极大的挑战。从财政角度来说,到2020年养老金的缺口可能超过1万亿,维持现状,到2035年,养老金的缺口可能超过10万亿,这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不确定性因素。

郭晨凯认为现在整体的经济政策比较稳定,降息的空间比较大。另外央行通过降存款准备金率,在1月1日后释放了大量资金到市场。社会的降杠杆的比例目前也趋于一个缓和,经过了2018-2019的降杠杆,杠杆率已经降低。

二、大消费及医疗领域将出现新机遇

大消费板块会在2020年出现复苏,现在基本上的市场的消费板块估值比较低,2020年会有一个估值修复的过程,大消费是围绕衣食住行的一个生态圈,包括医疗相关的保健食品、饮料,服装、旅游、家电,汽车相关的产业链。另外一个板块就是大健康,因为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随着国家的政策对大健康的重视,健康医疗板块,康复智能,养老养生相关的行业,在2020年也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复苏。

大健康主要分三个层面,三个领域。一个就是健康、智慧。健康包括跟科技相关的产业。另一个是关于疾病预防和慢性病的条例。最后一个是关于个性化和精准医疗。智慧健康主要是大家看到的智能的硬件、居家用的智慧的健康的一些医疗设备的公司,疾病预防和慢性病更多的是一些关于医药相关的公司,还有关于一些医疗服务相关的公司。个性化和精准医疗,更多是在生物科技层面的智能AI技术实现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018年我国65岁的人口是占比12%。近期通过调研发现,65岁以上的人群,两周的就诊率已经超过30%,意味着三个老人中,有一个老人每两周就要进一次医院。在现在生活习惯的影响下,三高这种慢性疾病也在不断提升,诊疗人数持续上升,医疗体系也面临巨大的压力。专科的服包括眼科、牙科、医疗器械的耗材的公司都是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

带量采购的要求及政策落地,制药企业的业绩可能会出现大变脸,现在国家直接代表医院去跟药企谈采购,代表医院谈的核心就是让医院降价,第1轮全国性的带量采购开始于2019年、2019年12月, 第1轮采量带量采购的选品有25个,药价的平均降幅达到59%。

第2轮的带量采购品种还是25个,也基本是原来的药品,不过试点的区域和地区扩大了很多,从原来4+71个试点城市的11个省份扩展到了25个省份。这种带量采购、药企们的竞标非常积极,最高降幅已达到78%,平均的降幅也达到了25%。

大量采购这种模式在美国其实也比较常见,美国在整个带量采购体系中引入了保险公司的决策,企业和员工负责向保险公司缴纳医疗保险来负担医疗费用,采购药品的价格也是统一采购的模式,限价采购。中国这次医药改革更多的是从民生的角度出发去给社保减负,造福人民,虽然表面上医药企业的蛋糕被切去了一大部分,其实也锁定了指定的药企缓解的利润的损失。

另一方面,带量采购大部分都是仿制药,这会促进药企评估原研药和仿制药的成本比例和回报,未来药企会慢慢分化,有核心研发能力的药企会凸显,在原药的研究方面会有比较大的突破。这一次带量采购其实核心点还是可能政府就为了缓解现在社保的压力,现在很多药品的价格很贵,导致社保压力很大。

郭晨凯认为社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带量采购是一个可能比较有效的缓解社保压力的一个方式。

三、特斯拉的国产化拉大与其他汽车企业的差距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网购,实体店的购物,日常生活相关的领域,在2019年都达到了20%以上的增长。刚性消费的增长力度非常大,现在的股票市场,围绕生态有几个比较核心的点,第一是粘性高,使用频率高。另一个汽车行业,从2008年至今,中国的汽车行业经历了4个完整的库存周期,分别为从2008年-2010年,2011年-2014年,2015年-2017年,2018年-现在,这4个周期,目前我国正在处于第4个周期的第2年。郭晨凯认为这一轮周期是我国汽车历史上的低谷,汽车相关的上市公司都是近几年的低价。

从2018年开始,汽车行业的销量和库存的增速出现了长期持续的下滑,销售的增速基本上就处于负增长的状态,整个的汽车的行业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衰退。汽车销量在2019年6月出现了反弹,引起了行业内对汽车行业复苏的讨论。中国车企的品牌非常分散,但是汽车制造业早期的政府的扶持力度比较大,集团化非常明显。

截止到2019年年底,五大汽车集团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汽车行业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汽车市场的成交价在逐步攀升,市场进入了消费升级的阶段。根据中国汽车协会公布的一些数据显示,我国整体的乘用车的均价从2016年开始就出现了一个持续上升的趋势,目前为止市场的平均的乘用车的价格已经超过15万元一辆是近10年的新高。

汽车行业增速逐渐放缓,乘用车成为主流需求,市场均价上涨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截止2019年底,A股汽车行业的整体估值处于底部区域,进入2020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等因素的影响,汽车板块未来的走势核心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现在的限购和摇号的政策是否会松动,现在整体的需求还是在一二线城市, 一二线城市买车的欲望是刚性需求,三四线城市没有限售、限购的政策, 有买车需求的人现在已经得到满足。

第二是实现增量市场的突破,目前为止有了一辆车的这些家庭,如何让他们进行消费升级,更换第二辆车,去实现增量市场是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

第三是汽车出口的发力,现在中国市场整体看,汽车市场不是一个增量的市场,更多是一个存量或者消费升级的市场,寻找新的增量市场更多的还是要靠出口。目前各大车企出口的汽车的增速都非常可观。未来出口的经营业务数据,将会是包中国的一些龙头车企在2020年的一个业绩的发力点。

电动汽车行业随着Model 3的纳入新能源电池的补贴目录之后,特斯拉和剩余的电动车企业也拉开了很大的差距,市场上的电动车只分为两类:一类是特斯拉,一类是其他。

未来电动车行业整体面临的问题比较多,更多在市场层面,现在由于资金链包括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电动汽车短期内很难量产。电动车最重要的就是规模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不能规模化生产,就会持续亏损长期亏损,任何一个民营企业都无法承受。

四、小米和美团将持续走强

美团未来会成为和像阿里一样公司。美团主打的外卖,现在在做出行,酒店,收购了摩拜,整体打造的一个刚需的场景,美团对中国人的消费的习惯非常了解。吃饭不想去排队,美团就推出了在线排队服务,用户的粘性非常高的。

收购摩拜,导致美团近几年的业绩受到拖累。摩拜在烧钱之后,现在在慢慢提价。摩拜提价,它的收支基本可以平衡。同时近期试水生鲜。

阿里最核心业务是电商,可以承担云计算的亏损,云计算达到了规模效应就会产生盈利,预计阿里的云计算在一两年之内,可能会贡献利润,阿里整体的估值也会不停的上升。

摩拜亏损的减少,生鲜外卖业务的高速增长,酒店业务也增加盈利,美团的估值未来2-3年会非常明确。

小米在AIOT的这方面的布局非常好,未来在智能家居层面结合5G的商业应用,会有很大的突破。小米它自己现在其实资本市场对小米的定位还是一个硬件设备的定位。

郭晨凯认为小米的售后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质量非常好,在商业应用层面一些版权的瑕疵,未来一定会得到改善。近期小米的上涨其实也是资本市场对它硬件设备的估值的修复。 


>>本文地址: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