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媒体 >

新媒体催生粉丝经济,产业能量的背后预示新职业加速出现

  • 2020-01-19 10:41:29
  • 阅读(410)

我比较喜欢看音乐类综艺。不为别的,只因经常会在这类节目上爱上一首歌,看的时候不知道哪一首歌就会打动内心,让自己汗毛倒立心潮起伏,或灵肉愉悦心旷神怡。而此类节目经常看到的一幕就是台下的观众看到自己的爱豆失声尖叫,叫的声嘶力竭不能自已。

这是对粉丝这个群体最直观的感受。

一句“你们好吗”就能晕到一片,甚至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能让台下疯狂,其能量可见一斑,而某些艺人的粉丝能置道德良俗不顾,无论爱豆做什么事都是对的也实在让人想问上一句:这些人到底怎么了?

粉丝效应有如此威力,自然逃不过商家的眼睛,于是粉丝经济就成了这个时代极具特色的现象。2020年中国偶像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其中由粉丝情感化消费带来的收入约500亿。而商家往往推波助澜,“买满3000元产品赠明星见面会入场券。”“扫码加入购物中心会员,有机会抽取XX明星周边抱枕。”就像抱着抱枕,就像抱着自己的爱豆。

用明星话题吸引粉丝到店,用粉丝力量推动销售额及增粉计划,这在商业体和品牌中屡见不鲜。

粉丝经济并非今天才有,而是自古皆然,只是现代社会便利的网络效应快速放大了这种现象,以至于在当下显得格外耀眼。

粉丝效应自然并非一无是处,在追星路上披荆斩棘,以自己爱豆为榜样最终闯出自己一片天空的也不在少数,但更多的是身无长技却胸怀天下,梦想一夜成名从此醉生梦死腐败到底的浮躁众生。

微博明星私服穿搭号多达上百个,时尚微信公众号多以“你与XX明星只差一条同款连衣裙”等为标题。网购平台一条标有“杨幂同款”的夏季高腰直筒中裤月销2万+。现象背后不无人们追求虚容、贪恋风华的心理。

在某些人眼里,爱豆的能量简直就是灭霸级别的人物,打一个响指就能横扫一片。如果他或她打了响指而你居然不死,那简单就是大逆不道。

不得不说,在某种意义上,粉丝确实能被爱豆的一个响指灭掉,比如pg一。而最近的脑残粉丝无疑是吴宣仪粉,因为郑爽没有微博,居然跑到人家父亲的微博底下大肆辱骂。具体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因为实在很难去关注这些东西,但如果真是这种行为,就不是什么粉丝经济了,而是粉丝炸弹。

也许当事人本身并没觉得有什么的事情,可就是刺痛了粉丝那些容易受伤的心灵。

真是不知所谓。

偶像的门槛在变低。素人网红也能逆天,比如李佳琦,比如李子柒,两个人加在一起的销售能量比一家中型上市公司的营业额都高,这个世界确实太神奇!如今在新媒体上,无论是老人、孩子、工人、农民,只要你有个性有创意,就能脱颖而出成为平民偶像,当然也有雇用水军黑产公司,以非常手段追求爆红的。

粉丝经济,或者说粉丝的非理性,和偶像文化的快速崛起、网络快速发展有必然的关系,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一个新字,文化新鲜,方式新鲜,渠道新鲜,加上大家吃得太饱,于是就产生了这种让人看了瞠目结舌的现象。

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已经开始替代部分劳动特别是简单重复劳动,使得短期内就业岗位减少。科技进步可以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从而带动新的生产和新的就业岗位。特别是5G将促进物联网、智慧城市、远程医疗、VR等走进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推动产业升级,为未来扩大就业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但同时也可能产生新的结构性就业矛盾。粉丝经济平民化就是这个过程带来的人们自动寻找出路、创造新经济的产物,而且不得不说,这个产物还是很成功的。

随着全民综艺娱乐化,新兴的偶像越来越多,粉丝的稳定性变差了,加上黑产水军公司频频翻车,粉丝慢慢回归理性,粉丝经济必然逐渐沉淀。

在这个时代,新事物总是不缺。今天的粉丝回归理性,找不到引爆市场的点,明天一定会有人想方设法的出新点子再次点燃人们的激情,只要人类的精神贫瘠荒芜,就会像寻找毒品一样寻找刺激点,这是时代的特点,更是人类本体的悲哀。

经常有人教导,要理性追星,只是年轻人天生就是个冲动的群体,要让他们理性难度实在太大。

从经济角度看,其实这也没什么,至少对于促消费、促流通是个积极因素。而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其实是有必要对一些现象做一些引导的,当然这种引导一定不是官方发文,要理性追星此类方式这么低级。


>>本文地址: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