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区149个新媒体账号,指尖形式主义须警惕
- 2020-01-15 11:56:43
-
阅读(159)
据报道,仅湖南省岳麓区就有政务新媒体账号149个,其中区直部门有59个、街镇23个。为完成信息采编上报任务,一些社区工作人员分身乏术。无奈下,“一稿多投”成了常态。例如,社区开展一项活动,工作人员会写几篇“大同小异”的稿件,由此,同一个活动反复出现在多个部门的政务新媒体账号上。
近年来,作为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网站”并列的第三种政务公开途径,政务微信公众号在互联网时代几成井喷之势。从省市到区县、街道社区,开通政务微信公众号已然成为“互联网+政务”的标配。由于有着主动性高、信息传达快、内容正能量、针对性强、到达率高等先天优势,政务微信公众号确实给大众生活生产带来不少的便宜,这是值得点赞的事。
凡事过犹不及。微信公众号的好处毋容置疑,但在一些地方,在政务微信公众号的开建上,不顾实际,大干快上,你方唱罢我登场,造成微信公众号的泛滥成灾,过多过滥的微信公众号,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有的单位把微信公众号蜕变为“打卡晒成绩”平台,发布所谓原创文章,几乎全是街道和社区的日常工作,包括会议、学习、调研、活动等,这带来的后果就是老百姓关注度非常低,公众号成为自娱自乐场所;有的是轰轰烈烈登场,假以时日,沦为不发文、不互动的“僵尸号”,无人问津。
仔细想一想,一个区就有政务新媒体账号149个,每个账号如果每天发布3篇原创文章,每天就需要发布440多篇原创文章,假如每篇原创文章的写作时间是一个小时,那么该区的党员干部就需要每天有440多个小时用在文章的创作上,假如按照每天工作8个小时算,也就是说每天该区需要有50多个人什么事都不做,每天的工作就是为这149个新媒体账号撰写原创文章,这肯定是不现实的。
当前,基层干部工作负担本就以此沉重,不少基层干部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分内工作,是长期“5+2”“白加黑”地工作,如果在让他们抽出那么多时间精力去打理新媒体账号,自然会让他们不堪重负。因此,各地一定要乘着为基层减负的东风,大刀阔斧地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一方面要做“减法”,要主动关停没有存在价值的新媒体账号,另一方面要做“加法”,打通信息壁垒,整合资源,创办融媒体,增强新媒体账号的生命力,从而遏制基层“指尖形式主义”。(江武)
>>本文地址: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下一篇: 喜报!省委政法委荣获2019全省新媒体两项“十佳”
上一篇: 安徽综合性访谈网络新媒体开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