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微博 >

笑喷!美伊两国大使馆“微博对战”,澳媒专门翻译了“亮马桥之战”

  • 2020-01-15 11:38:25
  • 阅读(179)

今天(14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刊登了一则新闻,介绍了美国和伊朗的官方社交网络账号近期的网络对战。但这次他们选的“战场”,却是中国的微博。

ABC新闻对此事的报道

报道称,近期伊朗方面发出的“悼念苏莱曼尼”的帖子,被包括Instagram在内的一些外国社交媒体大规模删除,因此,伊朗选择在中国的微博平台上与美国驻华使馆等官方账号进行争论。

有趣的是,这篇报道分别介绍了伊朗和美国账号对此次争端的表态、以及双方后续针锋相对的互动过程。但更多的篇幅,讲述了中国网友对这次争论的反应。

比如曾有中国网友提议:“美国和伊朗可以在亮马桥约架”,而亮马桥正好位于两国驻华使馆的中间位置。

而这篇报道也没有错过这一细节,专门将“亮马桥之战”翻译成了英语“The Battle over Liangma Bridge”。

报道中也翻译了几条中国网友对伊朗使馆发布“报复美国”、“将美国驱逐出西亚”的评论,以及对后续伊朗承认误射客机的看法。

其中包括当时中国网友对此事的一条热评: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国家,正用着标准汉语,在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一场外交争论。

延伸阅读:

“新战法”?美伊两国驻华大使馆在微博上隔空“掐架”,上热搜

近期,美伊关系紧张,中东局势吃紧。当地时间1月3日凌晨,美国在伊拉克发动袭击,打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莱马尼(也译作苏莱曼尼),引发链式反应:伊朗誓言报复,美国增兵中东,伊拉克巴格达“绿区”遭袭、伊朗议会批准“严厉复仇”议案、美国空军基地遭袭……美国和伊朗领导人几番隔空放狠话,并各自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发声。

袭击美军基地后 伊朗驻华大使馆一条微博上热搜

8日上午,也就是伊朗袭击美军基地后不久,伊朗驻华大使馆在官方微博上晒出国旗,并配文“美国在西亚邪恶势力的终结,已经开始”。截至昨晚,这条微博点赞数已达近50万。

此后,伊朗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在一天之内又连续三次更新,并冲上热搜,博文点赞数量都达到数万。

与此同时,美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也不断发文。美伊两国驻华大使馆的账号在微博上隔空互怼,这里俨然成了美伊舆论战的“新战场”。

其实,伊朗驻华大使馆和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微博上的隔空“掐架”,从1月3日美国将3枚火箭弹投向巴格达国际机场后不久就开始了。回看和梳理两个账号最近发布的内容可以发现,两国驻华使馆的隔空“掐架”大概分为这几轮——

第一轮:“斩首”

当地时间1月3日凌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国际机场附近遭到三枚火箭弹袭击,两部车辆被烧毁,造成至少8人死亡,其中包括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领导人卡西姆·苏莱马尼。而苏莱马尼在伊朗国内身份极其特殊,并享有极高声望,是伊朗在中东战略和影响力的关键,还曾被看作伊朗政治领导人的人选。

>>伊朗:美国将遭到“狠狠报复”

事发后,伊朗驻华大使馆迅速发布了两条微博,分别引用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外长扎里夫的话,警告美国将遭到“报复”。

>>美国:“斩首”伊朗将军是防御行动

之后不久,美国驻华大使馆在一个小时内连发三条微博,并在文中引用了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话,声称消灭苏莱马尼是为了保护海外美国人的“决定性防御行动”。

对此,伊朗驻华大使馆又在北京时间1月5日发文进行反驳。在这条微博中,就提到了“美国在西亚邪恶势力的终结,已经开始”。

第二轮:反制

当地时间1月5日,伊朗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协议第五阶段内容,不再限制离心机数量。同天,伊拉克议会召开特别会议,要求外国军队结束驻扎。

>>伊朗:决定反制 不再限制离心机数量

北京时间6日早上,伊朗驻华大使馆转发伊朗外长扎里夫的社交媒体账号内容,宣布不再限制离心机数量。

>>美国: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是恐怖主义组织

这一天,美国驻华大使馆发了两条微博,声称伊朗“输出暴力和压制手段”,并强调“美国已确定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为恐怖主义组织”。

此外,美国驻华大使馆还在微博上发布了不少有关揭露苏莱马尼“血腥史”的文字。

第三轮:复仇

当地时间1月7日,伊朗议会批准了一项名为“严厉复仇”的议案,为即将对美国展开的报复行动铺平了道路。7日晚间,美军驻伊拉克空军基地遭导弹袭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证实,数十枚导弹袭击美国在伊拉克的阿萨德空军基地。

>>伊朗:给美国一记耳光

8日这一天,伊朗驻华大使馆先后发布四条微博,发布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声明,称为之前遇袭身亡的将领复仇,炸了美军基地,同时还根据《联合国宪章》中的相关条款,称这是不寻求战争的自卫行动。

>>美国:愿拥抱和平

对此,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北京时间1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全国讲话后,接连分片段发出了特朗普的讲话内容。

如今伊朗已表示自卫行动结束,不寻求战争,美方也表态,“愿与所有寻求和平的人一起拥抱和平。”双方这一轮对峙已告一段落,两国大使馆在社交平台上的隔空互怼也是如此。未来局势还会如何发展?双方还会不会角力?我们难以知晓,但唯一可确定的是,一旦冒险举动或误判出现,美伊将可能陷入报复的恶性循环,使中东上空的火药味更加浓厚,这显然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只有尽快回到对话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才能推动中东紧张局势尽快降温,成为有利于各方的理智选择。

美伊危机暂缓,伊朗真正反击将通过这个“代理人”来实现?

美国方面8日称,驻伊拉克美军在伊朗报复性导弹打击中“零伤亡”。伊朗方面说,已经“完成”“相称反击”。媒体分析,双方似乎都有意“收手”。另据报道,美国国会众议院9日通过一项旨在限制总统对伊朗动武权力的决议。

1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中)在华盛顿白宫发表电视讲话。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表态未提及对伊朗进行军事报复,美伊之间的危机暂时缓解。不过,双方的敌对关系本质上没有改变,两国在中东地区的博弈仍将继续,且美国与伊拉克间的矛盾也在此次危机中进一步凸显,未来中东局势将持续动荡。卫星通讯社援引一些政界人士的话警告,美伊仍可能滑入“相互并不情愿”的战争。

有“弹雨”“无伤亡”

伊朗媒体先前援引一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人员的话报道,15枚导弹击中驻伊拉克美军阿萨德空军基地,至少80名美军死亡,大约200人受伤,大量无人驾驶飞机和直升机遭摧毁。但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8日上午在白宫发表电视讲话,称美军“没有伤亡”,基地“仅受最小损失”。

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披露,伊朗从境内至少3个地点发射共计16枚导弹,至少11枚击中阿萨德基地,1枚击中伊拉克北部埃尔比勒市一处设施,其余导弹没有击中目标。美军一些帐篷、一架直升机和一个停车场遭击中,损失不大。多个在伊拉克驻军的国家说,没有士兵伤亡;伊拉克方面同样说,伊拉克士兵无人伤亡。

靠通气?凭自己?

特朗普把美军“零伤亡”归功于防范周密,预警系统起效。埃斯珀和米利给出同样说法。副总统迈克·彭斯告诉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方“数天前就收到情报,可能受到袭击”。

伊朗提前向伊拉克通报打击行动。伊拉克看守政府总理迈赫迪的发言人8日说,“7日午夜刚过”,伊朗传递“口头信息”,说“已经或即将开始”打击,只是没有通报具体打击地点。伊朗迈赫尔通讯社报道,伊朗外交部长穆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8日在伊拉克驻伊朗大使馆证实提前向伊拉克方面通报,说伊朗“高度重视伊拉克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清楚伊拉克方面是否把信息及时告诉美军。埃斯珀和米利否认从伊拉克方面收到预警。按照他们的说法,美军反而“试图及时给他们(伊拉克)预警”。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多名美方官员的话报道,白宫一些官员越来越相信,伊朗方面“有意避开”美军人员密集区域。但是,米利不认同这类看法。他强调,伊方导弹弹头重量从大约500公斤至1000公斤,威力巨大。

讲“和平” 显“收手”

特朗普在白宫讲话,一上来就“高兴地告诉大家,美国人民应该极为庆幸”,没有美方人员伤亡。“伊朗似乎正在收手,这对相关各方是好事。”他接着说。他谈及伊朗“涉恐”行为,历数苏莱曼尼“罪状”,再次抨击他已下令退出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说“永远不会”允许伊朗有核武器。

特朗普夸耀美国军力,称在他治下美军“焕然一新”“更加强大”,导弹“大、准、狠、快”,且“正在建造大量高超音速导弹”。“但是,那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动用它,我们不想动用。”他说,美国军事和经济实力“都是最佳威慑力”,将“立即”对伊朗施加更多经济制裁。

伊朗方面暂时没有回应特朗普讲话。外交部长扎里夫先前在“推特”写道,伊方不寻求局势升级或战争,但将捍卫自身免受任何侵略。

法新社报道,特朗普在战争悬崖边勒马;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路透社说,美伊双方似乎都在“收手”,无意进一步扩大冲突。

对峙转向“代理人”模式

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8日威胁攻击美国目标,声称伊朗结束报复行动后,已经轮到伊拉克武装展开报复。

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正义联盟”领导人卡伊斯·卡扎利发布推文,称“现在正是时候,由伊拉克人就(美国)暗杀(什叶派民兵武装‘人民动员组织’副指挥官)阿布·迈赫迪·穆汉迪斯的行为首次作出回应”,并且“反击规模不会小于伊朗方面”。穆汉迪斯与伊朗高级将领卡西姆·苏莱曼尼3日在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一起遭美军空袭致死。“正义联盟”是“人民动员组织”旗下成员。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中东问题专家埃米尔·胡卡耶姆认为,美伊就当前局势主动“降调”,并不意味着敌对行动终结。伊朗这次行动“只是可承受代价下(对美)报复的开始”,“真正反击可能更多通过代理人来实现”。路透社援引美国官员的话报道,除利用“代理人”威胁美国利益外,伊朗还可能发动网络攻击,挑动美方神经,因此今后数周局势发展仍值得关注。

美对伊朗形成威慑了吗?

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8日说,美国军方袭杀苏莱曼尼,“已经对他们(伊朗)恢复某种程度的威慑”。就美方是否对伊方形成威慑,一些美国智库分析师的看法与埃斯珀不同。

——伊方受到“威慑”后“不敢”对美方发起袭击了吗?

新美国安全中心分析师凯莉·托马斯告诉法新社,美方“冲动决定”可能反而促使伊方“采取行动”。她说,伊朗对驻伊拉克美军实施报复性导弹打击告一段落,双方紧张局势短期内可能有所缓和,“但这只是开始”,伊方“将作战略性规划,致力于采取让美国‘痛苦’的手段”。

——美方明确向伊方传递“威慑”信息了吗?

托马斯说,大多数“威慑”有固定模式,各方应对“威慑”理解相同,同时确保“地下”沟通渠道畅通。然而,美方说法经常反复,没有明确传递“威慑”信息,即伊方采取哪些行动将遭美方哪些回应。

美国政府前外交官尼古拉斯·伯恩斯说,美方现在宣称成功传递“威慑”信息“为时过早”,伊朗“以往善于借助代理人发起袭击”,今后数周或数月可能同样那么做。


>>本文地址: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