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络 >

从2020网络春晚,看总台过去一年的“新思维”“新做法”

  • 2020-01-18 14:39:32
  • 阅读(25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网络春晚(以下简称“网晚”)“青春嘉年华”于1月17日晚在CCTV-3、央视频客户端、央视网多终端、央视新闻客户端同步播出。通过高网感的年轻化节目调性、极具互联网思维的设计元素、青春奋斗故事的正向引领,整场晚会兼容年轻热度与思想深度,欢快的节日氛围和主流媒体的价值诉求在近两个小时的节目中巧妙融为一体。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网晚有很多独具匠心的“总台”元素。当我们跳脱出节目本身,也可以看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过去一年的求新求变与崭新气象。

微信图片_202001.jpg

网络春晚现场

细节一:“央视boys”终同台
总台用“主流网红”重塑年轻品牌

  2019年是总台主持人爆火的一年,互联网的舆论场上经常可见他们碎片化的短视频、话题。在小屏端展现机智俏皮一面的康辉、“接地气”讲段子的朱广权,还有早先在央视综艺中有过较强流量引导力的尼格买提和撒贝宁,都成为了网民热捧的对象,甚至纷纷留言要求他们同台表演节目。而在今年的网晚上,网友们的心愿终于达成,“央视boys”终于同台表演了一段《主播说:我的2019》,通过几名主持人个人的视角展现新一年对自己、他人和国家的期许和愿望。在舞台上,朱广权调侃起了康辉拍VLOG没有开启瘦脸功能,而康辉也学会了单押,调侃朱广权过去一年成为“央视boys”里的一朵“奇葩”。在节目播出当晚,“康辉朱广权尼格买提群口相声”冲上微博实时热搜第五,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正如上文所提及,2019年,总台主持人实现了成功“出圈”。有业内人士就指出:“央视F4”的出圈,是互联网思维和社会化传播合力的结果。主持人向社交网络明星、大V转化,带来了极大的号召力。此外,他们之间的互动,也在社会化传播的作用下,巩固了受众粘性。

  而这一切,并非一步登天,而是静水深流、日积月累。拿康辉为例,7月《国际锐评》中康辉提出“令人喷饭”一度成为刷屏词,11月由总台新闻中心时政部、新闻新媒体中心推出的《@大国外交最前线——康辉的VLOG》系列微视频节目展现康辉报道重大国际新闻的全程,多次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而随后他作为《主持人大赛》评委时的幽默点评也时常在互联网上引发探讨。

微信图片_202002.gif

康辉的VLOG

  实际上,主流媒体传播效力的提升不仅仅需要对生产工具与分发平台进行变革,更需要孵化打造具有一定舆论引导力的“主流网红”,使得主持人这个可以天然从大屏跨越到小屏的元素在融合生态的构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总台在这方面打造出了独家名人资源,无疑为国内广电媒体的转型发展贡献了范本。

  主持人的出圈,背后则是重塑年轻品牌的决心。成长在新时代的年轻受众和消费者,是媒体融合道路上必须要关照的重要群体。过去的一年,总台在多个领域都在着重突破青年用户的传播圈层,探寻更大的增量空间。央视新闻及旗下子平台纷纷入驻抖音、快手、b站等年轻人的聚集区,大屏“王牌旗舰”《新闻联播》与小屏“主播说联播”视频系列的有机结合还使得《新闻联播》大屏收视持续上扬;央视综艺和央视网联合出品的《你好生活》等栏目开拓线上线下的多层次活动,让具有正向价值的“精神养料”真正受益到年轻群体中;央视网发起的“中国YOUNG计划”大型全媒体行动,用VLOG等多种形式记录不同圈层、职业的青年奋斗历程,为当代新青年“打YOUNG”。

微信图片_202003.jpg

“中国YOUNG计划”

  同样立足年轻视角的,还有今年的网络春晚。它以“青春嘉年华”为主题,立足年轻潮流,整场晚会不仅从互联网中来,用正能量网红的故事和表演串联晚会,更懂得把节目呈现效果变得更“年轻态”。无论是字幕与视效的设计,还是节目环节的演绎,都紧紧跟随年轻潮流,充满时代新意。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总台将继续用新技术、新手段和新视角来吸引更多青年受众,以更年轻的姿态联结大小屏。

微信图片_202004.jpg

《龙的传人》

细节二:“小央”勾勒出年度流行画像
总台强化技术创新打造“媒体+AI”新生态

  在本次网晚中,央视网人工智能编辑部创新引入了时代画像,虚拟主持人“小央”通过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出2019年年轻人最为关心的流行大事件,并通过活灵活现的表达方式展现给观众。人工智能编辑部于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并陆续发布系列创新产品,它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于信息传播和新闻实践,打造独具总台“智造”特色的产品创新基地、面向行业输出AI工具库技术服务的赋能平台。通过一系列创新产品矩阵、人工智能编辑工具库等,打造主流媒体“智慧+”变革的新引擎。

微信图片_202005.jpg

“小央”发布《年度流行画像》

  新型技术的推广与运用,一直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中扮演着催化剂和助推器的角色。而总台的人工智能编辑部,仅仅是总台过去一年立足前沿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紧紧抓住5G时代的历史机遇期,聚焦关键技术,加速融合发展,构建“5G+4K/8K+AI”的全新战略格局,多个实践产品纷纷落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2019年春晚、两会和“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北京世园会、上海进博会等报道中均实现了5G+4K、5G+VR的全流程、全要素制播,同时在70周年阅兵报道宣传任务中,首次在新闻节目实现AI视频剪辑,提取同一方阵在各讯道的有效视频画面,自动剪辑生成70秒精彩视频。

  11月总台倾力打造的5G新媒体旗舰平台——央视频上线运营。央视频整体技术架构采用了先进的“大中台(5G新媒体平台)+小前台(“央视频”平台)的设计,可全方位统筹协调总台所有节目资源,彻底从技术上、流程上实现从内容数据到用户数据的共享分享、互联互通,进而开创媒体深度融合的全新模式。

微信图片_202006.jpg

央视频

  央视频的诞生不仅将实现总台融媒体制作思维转型,从单纯的电视线性播出思维,转变成新媒体的垂直制作思维、产业先行思维,进入传播优先的大传播时代,更将调动全台的生产积极性和制作力量,上下同心,投入到高品质短视频的生产创作中,通过原创短视频的供给侧改革,激发总台内容生产的全新活力。

  集全台之力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必须要强化自身的数据处理和技术运转能力。总台对于媒体+科技的“联姻”,正在全方位推进总台宣传报道的全流程革命性升级,将新技术的有益成果真正作用于激烈的媒体竞争中。

细节三:“相约在零点37分”主人公登上网晚舞台

好故事的刻画能力带动总台大小屏传播新效力

  今年的网晚节目《2020爱你爱你》,邀请了陈意涵、费启鸣和四对恩爱的恋人共同完成舞台演绎,其中来自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的郝康和雷杰也参与了表演,而他们正是2019年春节《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爆款视频《相约在零点37分》的主人公。

微信图片_202007.jpg

《2020爱你爱你》

  这对铁路情侣同是陕西绥德人,在四年前从老乡发展为情侣。两人往往几个月才能成功在站台相聚一次,而正是这两趟都经过榆林的列车帮他们定了情。《新闻联播》真实记录了两人深夜时分在站台上的短暂相遇。这段接地气、感染力强的视频不仅登上热搜第一,更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引发热议。今年网晚特意用了近一分钟的时间重温了《新闻联播》这段温暖的视频片段。

  正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央视副台长孙玉胜所言:“视频新闻的魅力主要是来自现场。有吸引力的视频,是有场景、有人物、有故事,是有真实感的。”在“流动中国”的热潮中,媒体工作者记录下的这些普通家庭真实、具象、鲜活的个体故事,构筑起了新时代的新全景。

  讲更好的“中国故事”,传更远的“中国之声”,是党和国家赋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全新使命。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是总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重要指示精神的又一关键之年,总台的记者们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积极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旋律,推出了一大批鲜活动人、质朴清新、富有新意的精品佳作。

  大小屏的双向互动方面,央视新闻于2019年清明推出的“睹物思人“延续了此前新闻频道清明节《家国清明》系列报道,并在此基础上融合了新媒体征集,透过微观的物品烘托“回忆故人”的氛围,同时用“讲故事”的配音方式增强了思念的贴近感。走近基层的记者自采方面,央视新闻中心出品的《管道卫士——你是那夜空最亮的星》《新疆:老虎台民兵骑兵连》;央视网出品的短视频《70年意味着什么,这里有70个回答》《这是一趟2小时的特殊火车,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等不仅取得了较好的口碑,更展现出平凡人间的质朴情感。总台用实际行动证明:将镜头对准基层、将话筒伸向群众,永远不会因生产技术的革新迭代而消退。主动下放话语权、下沉身段,依旧可以收获到感人的民间故事。

结语

  2019年,作为“改革的风向标”,总台的融合步伐不断加大,生产传播正在加速增效。在创新思维的引领和驱动下,人格化的传播、新技术的应用、讲故事的能力都在得到提升,而一切的创新与突破,最终都使得总台主流价值的影响力版图延伸得更广,党的声音传得更加深入。
  当我们回头再看向今年的网晚,其对年轻思维的再理解、创新意识的深融入,正是总台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体现。知时知势,善思善辩,媒体融合下半场,只有真正懂得在创新思维下全流程的转型升级,才能拥抱主流媒体更好的明天。(部分资料参考自互联网公开报道)


>>本文地址: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相关推荐